【
儀表網 儀表標準】由湖南省計量檢測研究院、長沙卡頓海克爾儀器有限公司、長沙富蘭德實驗分析儀器有限公司聯合組織制定的《紫外熒光
測硫儀測試方法》地方標準已完成征求意見稿,按照《地方標準管理辦法》的規定,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硫含量是汽油、柴油等燃油的一項標志性環保指標,燃油中含有的硫化物對發動機工作壽命影響很大。燃油中的硫含量超標,其硫化物在發動機內燃燒后,生成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與水或水蒸氣相遇,會產生酸性物質,長期累積會嚴重腐蝕發動機等部件,不僅會加速發動機報廢,造成三元催化轉化器“中毒”,其排放尾氣還會污染大氣,對人體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引起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肝硬變等疾病,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隨著汽車的普及和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相關法律、法規及產品標準對燃油的硫含量水平提出了日益嚴格的要求,市場對低硫含量的環保型、節能型清潔燃料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因此,硫含量指標的精準檢測已成為油品在研發、生產、流通等領域中必須進行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目前,石油產品硫含量測定的常用方法有燃燈法、庫侖法、能量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法、紫外熒光光譜法、ICP-IES法、色譜法等。不同硫含量的測定方法具有各自的優缺點和適用范圍,對于輕質烴、車用燃油等油品,紫外熒光法具有簡便、迅速、基體效應小、抗干擾能力強、測試范圍廣的優點,GB17930-2016《車用汽油標準》、GB19147-2016《車用柴油標準》中將紫外熒光測硫法作為車用汽油、柴油中硫含量測量的仲裁方法。
近年來,國內外儀器廠家紛紛開發出多系列紫外熒光測硫儀,廣泛應用于石油、電力、化工、特種設備、產品質量監督、科研等相關行業領域。盡管這些儀器設備在油品質量控制方面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從我們調研的情況得知,目前尚沒有紫外熒光測硫儀相關的國家、行業或地方標準。基于市場需求量大、產品性能評價體系缺失等原因,為搶奪市場,贏取利潤,紫外熒光測硫儀生產企業大量涌現,但該類儀器生產廠家的規模、投入、技術水平等高低不一,有上千人的大中型企業,也有不足10人的作坊型企業;有研發成本每年投入數百萬元直至上千萬元的企業,也有只買配件僅做純手工組裝的企業,其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技術指標混亂,出現用戶選購難、使用難、維護難、成本高等問題。通過制定本標準,將填補國內外紫外熒光測硫儀測試方法標準的空白,為紫外熒光測硫儀的各項技術指標實現科學的評價提供有效依據,確保各類油品中硫含量測量數據精準可靠,有力支撐石油產品生產、應用、監督等全鏈條質量控制,促進質量提升。
本標準依據 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湖南省計量檢測研究院、長沙卡頓海克爾儀器有限公司、長沙富蘭德實驗分析儀器有限公司、衡陽師范學院、中國石油湖南銷售分公司。
本標準主要以國家頒布的石油化工行業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性文件以及《輕質烴及發動機燃料和其他油品中總硫含量的測定 紫外熒光法》(GB/T 34100)、《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的安全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4793.1)、《機電產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GB/T 13384)、《工業自動化儀表絕緣電阻、絕緣強度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GB/T 15479)、《輕質烴及發動機燃料和其它油品的總硫含量測定法(紫外熒光法)》(SH/T 0689-2000)等為編制依據。
本標準規定了紫外熒光測硫儀的測試項目及方法。本標準適用于測定輕質烴、發動機燃料和其他油品中總硫含量的紫外熒光測硫儀。
本標準在編制格式上執行了GB/T1.1-2020《標準化工作指導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與編寫》,主要內容包括4章節和1個附錄, 具體為:1.范圍、2.規范性引用文件、3.測試條件、4.測試項目及方法、5.附錄A(資料性附錄) (15~25) ℃純水密度表,核心技術內容為4.測試項目及方法:該章節包括升溫速度、控溫精度、控溫誤差、氣體流量控制誤差、進樣誤差、儀器重復性、儀器誤差、安全性能。
測試環境條件:
1.環境溫度:5℃~40℃,溫度變化幅度在±5℃以內。2.環境相對濕度:≤80%。3.工作電源:AC 220 V±22 V,50 Hz±1 Hz。4.無影響儀器使用的振動和電磁干擾,無腐蝕性氣體。
儀器設備和材料:
1.電子天平:測量范圍≥200g,分度值0.1mg。2.標準熱電偶:測量范圍(500~1300)℃,準確度為二等及以上。3.皂膜流量計:測量范圍(50~2000)mL/min,準確度為1.0級及以上。4.載氣:氬氣或氦氣,純度≥99.99%,水含量≤5 mg/kg。5.氧氣:純度≥99.99%,水含量≤5 mg/kg。6.秒表:分辨力0.01s,日差優于±0.5s。7.硫成分標準物質:國家有證標準物質。8.絕緣電阻表:輸出電壓500V,10級。9.耐壓測試儀:交流電壓0~1.5kV,5級。
測試項目及方法:
1.升溫速度
將測溫標準熱電偶從進樣口插入至其熱端與測硫儀控溫熱電偶的熱端距離為±10mm處,接通測硫儀電源,高溫裂解爐開始升溫,采用秒表記錄50℃升溫至設定溫度的時間,重復測試3次,以溫度差與3次升溫時間平均值的比值計算升溫速度。
2.控溫精度
將高溫裂解爐爐溫升至設定溫度后,輸入氧氣和載氣,穩定15min,將測溫標準熱電偶的測量端從進樣口插入到燃燒管中,并使其熱端與高溫裂解爐控溫熱電偶的熱端處在同一截面處,穩定30min后,每隔30s記錄一次測試溫度和測硫儀顯示的溫度,連續記錄20次。以測溫標準熱電偶20次測試溫度值的極差為控溫精度。
3.控溫誤差
測試操作同4.2,以測溫標準熱電偶20次測量溫度值的平均值為高溫裂解爐燃燒管內實際溫度值,以20次測硫儀顯示溫度的平均值為儀器顯示溫度值,顯示溫度值與實際溫度值之差為控溫誤差。
4.氣體流量控制誤差
對流量可調節的氣體流量控制器在滿量程范圍內的30%、50%、80%附近選取3點流量進行測試;對只有1個流量值的氣體流量控制器只測試該點流量,重復測試3次。按公式(1)計算各試驗點的誤差η,取其中最大的η作為氣體流量控制誤差。
儀器誤差:
根據測硫儀的使用范圍,選取滿量程20%、50%、80%附近濃度的硫含量標準物質,每個濃度點重復測試3次,記錄測試值。當測硫儀使用范圍小于10mg/L,按公式(6)計算儀器誤差;當測硫儀使用范圍大于等于10mg/L,按公式計算儀器誤差。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