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發布廣西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計劃的通告》,廣西壯族自治區計量檢測研究院已完成《便攜式濕度發生器校準規范》、《大量程數顯
千分表校準規范》等2項廣西計量技術規范起草工作,根據有關規定,現向社會公眾公開征求意見。
《便攜式濕度發生器校準規范》
能產生已知濕度氣體的裝置叫做濕度發生器,已知濕度的氣體,即水蒸氣含量恒定的氣體,又稱之為標準氣。便攜式濕度發生器可作為配套設備檢定和校準露點儀、濕度計、濕度傳感器等濕度計量器具。
干濕氣配比法濕度發生器的工作原理是根據阿麥加氣體分容定律,利用兩股溫度相同的氣流(一股含有完全飽和的濕氣,另一股為完全干燥的干氣)相混合,如果兩股氣流的流量分別已知,則混合后氣體的濕度可計算出來。
雙壓法是改變已知濕度氣體(主要是指飽和濕氣)狀態的方法。氣體的狀態由壓力、溫度和體積來確定,對于飽和濕氣,如果狀態條件不變,那么水汽的含量是恒定的;反之,若狀態改變,水汽含量亦隨之改變。于是可以利用熱力學P、v、T關系配制出所要求的濕度的氣體,雙壓法便是基于這一原理改變壓力的方法。
基于干濕氣配比法和雙壓法生產的便攜式濕度發生器的優點是工作性能穩定,準確度高,結構簡單,外型小巧便攜。
本規范按照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編制,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共同構成支撐本規范制定工作的基礎性系列規范。
本規范引用下列文件:JJG 826-93 二級標準分流式濕度發生器;JJF 1564-2016 溫濕度標準箱;JJF 1076-2020 數字式溫濕度計。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明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規范。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規范。
按照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在組織架構上包括:引言、范圍、引用文件、術語、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為首次制定。本規范適用于采用干濕氣配比法和雙壓法工作原理、濕度測量范圍在(10~95)%RH、帶空腔測試室的便攜式濕度發生器的校準。
《大量程數顯千分表校準規范》
大量程數顯千分表是一種高度綜合的新一代數字化高精密通用測量儀器,在精密機械、零件等生產加工的工藝、質量控制和計量檢測單位或部門的檢測當中,可直接對長度和位移等幾何量進行精密測量,也可配以適當轉換器間接測量壓力、硬度、重量、液位、應力、應變等。
目前國內《指示表》規程的應用范圍只是到10mm,因此大量程數顯千分表現無計量依據。而國家數顯指示表的生產標準GB/T 18761-2007《電子數顯指示表》中,將大量程數顯千分表作為規范的、標準化的產品,對測量范圍至50mm的千分表給出了明確的計量性能指標。計量依據的缺失,使量具生產企業依據國家標準生產的產品,在計量部門沒有科學、合理、適用,便于操作的校準方法的現狀,給多方帶來了極大的困惑。制定相應的校準規范即做到有法可依,保證各檢定/校準的機構統一合理,保證量值的準確可靠,也有效對工業制造建設的質量提供了技術支持。
本規范是以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和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GB/T18761-2007《電子數顯指示表》為基礎和依據、新制定的計量技術規范。
根據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在組織架構上包括:引言、范圍、引用文件、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為首次發布。本規范適用于分辨力為0.005mm、0.001mm,測量范圍上限大于10mm,小于等于50mm的大量程數顯千分表的校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