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導讀:作為嫦娥家族的“五妹”,嫦娥五號成為能“回家”的探測器——而且,她不僅平安回來,還帶回2千克珍貴的月球“土特產”。它們是嫦娥五號在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獲得的樣品,那里存在大約13億至20億年前的玄武巖,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從更長遠的視角來看,我國的月球探測分為“探、登、駐”三步走,即無人探測、載人登月、短期駐扎(建立月球基地)。“繞、落、回”三小步中最后一步的完成,標志著“探、登、駐”三大步的第一階段完美收官。作為富饒的“礦場”和理想的“太空補給站”,月球近年來成為深空探測的熱土。根據各國發布的計劃,2030年前,不少國家都希望將航天員送上月球,并謀劃建設永久科研基地。
古往今來,我國對月球的探索從未停止。國家天文臺已建成月球樣品實驗室,用來研究月壤,那么想知道哪些科學儀器將擔起分析月壤的重任嗎?跟著小編的步伐來了解吧~
對于地質樣品來說,每一種礦物都有特定的拉曼光譜,它們的波峰很窄且不重疊,這樣就利于土壤或巖石樣品的礦物鑒定。通過測定巖石和土壤的拉曼光譜,可以準確地鑒定其中的主要礦物、次要礦物及微量礦物,確定它們的組份比例。
月巖和月壤中的主要礦物為長石、輝石和橄欖石。這些礦物的拉曼光譜波峰狹窄且不重疊,適合于月巖和月壤的礦物組合分析。拉曼光譜儀可以探測巖石樣品中的長石礦物,結合其所占的比例,進而估算長石的組成含量,這是其他譜儀所不能做到的。該儀器還可以測試巖石和土壤中水的含量和各種含水礦物,這對尋找月球水資源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激光拉曼光譜儀的特點是對樣品處理要求很低、不破壞樣品、不影響其他探測技術的測試結果。現代激光技術的發展,完全可以制造一個小形、輕量、低能耗的激光拉曼光譜儀,安裝在月球車上開展月球表面巖石和土壤的勘探工作。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無損分析
由于月壤樣品獲取困難,分析月壤首先考慮的是無損分析方法,例如利用顯微鏡觀察月壤顆粒的表面形態特征,利用光譜分析儀器、X射線分析儀器等對月壤中的礦物和化學組成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此外還需要進行一些有損的化學成分分析,此時需要考慮盡量以更少的樣品用量獲得更多的有用信息。激光剝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技術、顯微激光拉曼光譜、納米離子探針技術等微量分析技術就是很好的選擇。
與傳統無機分析技術相比,ICP-MS技術提供了檢出限、最寬的可測濃度范圍,具有干擾最少、分析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以及可進行多元素同時測定等分析特性。該技術在礦物研究方面的應用有:礦物稀土、稀散以及痕量、超痕量元素分析;鉑族元素分析;溴、碘等非金屬元素的分析;同位素比值分析;激光剝蝕固體微區分析等。
電子探針、掃描電鏡
掃描電子顯微鏡是用細聚焦的高能電子束轟擊試樣表面,通過電子與試樣相互作用產生的二次電子,背閃射電子信息可對月壤中礦物質進行形貌觀察。
電子探針可以對試樣中微小區域(微米級)的化學組成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可以進行點、線掃描(得到層成分分布信息)、面掃描分析(得到成分面分布圖像)。還能全自動進行批量(預置9999測試點)定量分析。由于電子探針技術具有操作迅速簡便(相對復雜的化學分析方法而言)、實驗結果的解釋直截了當、分析過程不損壞樣品、測量準確度較高等優點,故在冶金、地質、電子材料、生物、醫學、考古以及其它領域中得到日益廣泛地應用,是礦物測試分析和樣品成分分析的重要工具。
資料來源:光明日報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