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 導讀:恰逢九月九日重陽節,其將與智能科技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建立何種聯系呢?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傳統和現代的碰撞,經典與創新的融合,成為越來越多人喜聞樂見的組合。在傳統節日中,人們就引入了機器人、無人機等不少新元素,為本就濃郁的節日氣氛增添更多靚色。在此之前,我們已見識過機器人端午包粽子、劃龍舟,AI中秋輔助人們賞月,無人機在每個節日期間奉獻精彩演出,那么恰逢九月九日重陽節,其又與智能科技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建立何種聯系呢?
重陽節是我國極具代表性的傳統節日,從古至今形成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傳統習俗。古時,民間就有在重陽節登高祈福、拜神祭祖以及飲宴祈壽等習俗,而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新內涵。時至今日,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圍繞這兩大主題與傳統,智能科技也找到了用武之地。包括無人機、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智能技術在內,都正在成為重陽傳統習俗發揚與賡續的重要依賴和支撐。
其中,重陽節又名祭祖節,跟清明、七月半等一樣,是我國傳統的祭祖節日。進行“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思念與敬意,是重陽一項重要的活動,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進行。而這便意味著,重陽將成為祭掃的高峰期。這對于祭掃活動參與者來說,想要表達對先人的緬懷,就必須承受漫長等待和擁擠;同時對于工作人員來說,祭掃活動人員的蜂擁而至,也將大大增添工作的壓力和負擔。
在此背景下,祭掃服務機器人的出現可以說帶來福音,讓雙方都獲得了解放。一方面,有了智能機器人的講解、服務和指引,活動參與者能夠更加有序和規范的進行祭掃儀式,祭掃服務將變得更加專業化和人性化;另一方面,有了智能機器人的協助,工作人員的忙碌現象也迎來改變,高峰期帶來的壓力和負擔也能得到緩解。目前,這樣的機器人已經在北京、天津等多地祭祖活動現場獲得應用,未來有望進一步的普及。
當然,既然提到了重陽祭祖活動,就不得不提當前明令禁止的一些違規祭祖行為,例如放鞭炮、燒錢紙。近年來,由于相關行為引發過不少火災事故,很多地區都發布了“禁燃令”,但是節日中依然屢禁不止。面對隱患,相應的火災防范預警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而這個任務交給消防巡檢無人機恰好合適!因為大部分祭祖引發的事故都發生在野外或高樓,無人機相比傳統人力消防,擁有視野、效率、范圍方面的巨大優勢。
另外,重陽節的傳統習俗中還有敬老一欄,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智能科技的適老化。現如今,智能科技已經融入生產生活方方面面,敬老不僅是供養老人衣食住行,保障老人物質上的滿足,也應該顧及老人的精神世界,保證老人依然能夠融入現今的社會生活之中,而不被排除在主流之外。這便需要我們不斷關注老年人對于智能技術和產品的認知與使用,加強智能科技的適老化發展,幫助老年人跟上社會、時代發展步伐。
我們知道,老年人對新事物接受度偏低且接受較慢,面對越來越智慧的社會,有的可能會主動拒絕融入,有的則可能被動擋在門外。網絡上,曾不時出現高齡老人為激活社保卡被抬到銀行進行人臉識別,或者社保單位拒絕老人帶來的現金要求手機支付等新聞,這些現實亂象透露出老年人生活的不適與無奈。而一旦遭遇特殊情況,老年人們更是容易被排斥在智慧生活之外。那么,如何才能讓老年人輕松融入其中呢?
今年以來,我國已經發布了多項關于智能技術和產品適老化的政策,并于2月份發布《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產品和服務的通知》。其中便提到要重點為老年人開展提供更優質的電信服務、開展互聯網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擴大適老化
智能終端產品供給、切實保障老年人安全使用智能化產品和服務等四方面12項重點工作,讓老年人生活更加便利和舒心。
而隨著適老化工作的不斷開展,相信未來老年人對于智慧生活的體驗將擁有更多感受,未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將迎來質的提升,而關于重陽強調的感恩敬老習俗精神,也能得到進一步的貫徹和發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