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一年一度的3.15晚會結束了,“瘦肉精”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今年的3.15晚會聚焦民生領域,晚會曝光了河北青縣養羊大縣“瘦肉精”案例,經查證喂了“瘦肉精”的羊流向全國多地,引起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
“瘦肉精”是一類藥物的統稱,其中較常見的有鹽酸克侖特羅、沙丁胺醇、萊克多巴胺、西馬特羅等。在人類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和支氣管痙攣等疾病,該種藥物作為治療藥物效果非常明顯。
“瘦肉精”對于動物來說會增加瘦肉的形成率,有利于養殖戶提高收益,但是“瘦肉精”會在肉中殘存,不受加熱的破壞進入人體,發揮一種興奮性的激素作用,對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造成傷害,特別是對高血壓,心臟功能不好的人危害更大,因此“瘦肉精”是嚴禁用在養殖業的。
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通知,決定即日起開展為期三個月的“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以進一步加強“瘦肉精”監管,切實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
行動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
1.迅速對肉牛肉羊養殖場(戶)、販運經營者和屠宰企業開展全面排查。嚴格檢查養殖檔案記錄、收購販運記錄等檔案記錄情況與相關制度的落實情況。并在養殖和屠宰環節按比例抽取一定數量的樣品進行“瘦肉精”快速篩查。
2.對針對生肉主產區和問題多發地區組織實施飛行檢查,加大問題多發地區的抽檢頻次,對出現問題的活畜及其產品及時依法采取臨時控制措施。
3.嚴厲打擊各類涉“瘦肉精”違法行為,積極協調配合公安機關工作,依法從重追究“瘦肉精”問題商家的法律責任。
專項行動還要求農業農村部加強部門協調,與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等部門強化“瘦肉精”涉案線索移送與案件督辦工作機制,同時建立健全本級部門協作工作機制。并且還要求農業農村部抓好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渠道開展宣傳,引導養殖、收購販運、屠宰的生產經營者樹立守法經營意識,并充分發揮輿論的社會監督作用。
為更好地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 農業農村部設立了受理社會舉報的電話,受理群眾舉報、收集問題線索,逐一進行核查,確保件件有反饋。
此外,小編想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315打假,爆出的“瘦肉精”事件,值得我們注意。希望未來有更多先進、準確的檢測技術用于食品安全檢測,為保障我們的“舌尖安全”提供更多助力。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