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下游】近日,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06所技術人員成功突破TA15和Ti2AlNb異種鈦合金材料梯度過渡復合技術,其采用激光3D打印試制出的具有大溫度梯度一體化鈦合金結構進氣道試驗件順利通過了力熱聯合試驗。
該技術成功融合了激光3D打印與梯度結構復合制造兩種工藝,解決了傳統連接方式(如法蘭連接、焊接等工藝方法)帶來的增重、密封性差和結構件整體強度剛度低等問題,為具有溫度梯度結構的開發設計與制造開辟了新的研制途徑;同時,開創了一種異種材料間非傳統連接的制造模式,實現了結構功能一體化零部件的設計與制造。
航空航天一直是國防領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是一個國家綜合科技實力強弱的標志。而3D打印的橫空出世,令航空航天工業如虎添翼,加速了產業發展。從此告別了高昂的研發和設計成本,極大地節約了產品開發成型到正式應用的時間。據悉,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增材制造技術已經日漸成為航空航天領域的一把“利劍”,在飛機引擎部件的設計及制造、衛星部件的打印以及無人機、洲際導彈和火箭等諸多應用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原標題:航天三院306所激光3D打印技術實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