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展會前線】上周,第86屆中國(上海)電子展圓滿閉幕,小編我也跟隨前輩們默默地去打了個醬油。都說中國電子展是中國電子大展,既然能親臨展會現場,小編自然不會錯過機會把五個展館逛了個遍。新奇的同時,也看出了些和往年不一樣的端倪。備受關注的展會一直是行業內的風向標,或許這其中就蘊含著某種未來流行的趨勢,總結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W1韓國館規模縮水
2015年第86屆中國電子展韓國館
這不經讓小編想到了前不久剛看到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外資企業正大批撤出中國市場”,事實上,從2014年私企倒閉潮開始, 2015年情況加劇,早有專家就預計2016年將達到惡化。
私企倒閉潮引發的“連鎖反應”值得全行業關注,本網早前窺探到蛛絲馬跡后寫過一篇《中國迎第二輪下崗潮 儀表行業需嚴正以待》,主要講述了針對儀表行業面臨下崗潮該如何自處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半導體企業集體缺席
與韓國館外企一起消失的還有半導體廠商。在今年在上海舉行的電子展上,半導體行業的同期活動多,從論壇到研討會,從交流論壇到高峰論壇,12日的同期活動日程基本全被半導體行業承包了。然而這么用心的安排,也沒有阻擋住前些年風風火火的中國汽車半導體和電子行業降溫的腳步。
排名Top 10的英特爾、三星電子、臺積電、SK海力士、高通、鎂光、德州儀器、東芝、博通和安華高等,此次都沒有現身;恩智浦、飛思卡爾和松下等少數大咖的身影依然堅挺;國內的汽車電子中,只有惠州華陽一家,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展出了汽車信息系統、儀表和空調等產品,小編看了都倍感心酸。
儀器儀表展區人頭攢動 反差明顯
小編的展位在W3號設備儀器館,在逛了1號亞洲電子展、4號新電子館之后,深深覺得儀器儀表展區一直以來被稱為電子展的優勢展區是有道理的。看著眼前人來人往的熱鬧場面,與旁邊形成巨大反差,也讓小編疑惑這是為何?
后來細細想過,這應該與儀表行業整體發展趨勢有關。在新發布的今年第三季度儀器儀表行業營收走勢中顯示,雖比二季回落0.9%,處于低位窄幅徘徊狀態,但與以往年度相比仍屬平穩,目前看屬于季節性回調。
而支撐儀表行業在整體發展不景氣的大環境中,保持穩定的重要的因素就是國家政策的扶持。從國務院發布《意見》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落實各項稅收優惠以及改善中小企業經營環境;到總理強調“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用政府稅收減法,換取‘雙創’新動能加法,都成為鼓勵、支持儀表企業在激流中保持平穩發展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受“互聯網+”趨勢的影響,儀表傳統企業渴望轉型、尋求商機或成為展會受歡迎的原因之一。“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就是智能制造,各行業都不約而同的踏上了尋求智能化的道路。制造業也不再是單純生產產品那么簡單,對于一直以來保守的表計企業來說,未來的市場不再是銷售產品,而是結合產品和服務的“成果”。在這種身份變換中,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打破局限,開始尋求技術創新、市場創新的途徑。電子作為表計生產不可缺少的元件,受到企業的關注和積極參與就變得情有可原。
作為行業內的盛宴,此次在上海新博覽中心舉行的第86屆電子展取得了圓滿成功,小編也希望下次還有機會見識到這么多的參展商,為大家帶來更多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