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對電線電纜產業的產量及消費量的分析,一般以銅芯絕緣電線電纜為主,并分為動力電纜、通信電纜和繞組線三大類(與國內習慣分類有所不同),采用以美元為價值計量單位或以銅導體消耗量(重量)為主要統計單位,由于價值量的數據包含了不同時期的通貨膨脹率以及材料價格的變動,因此采用銅導體消耗量的分析排除了導體價格變動的因素,相對而言比較接近實際的變化趨勢。
歷史上,電線電纜傳統制造地區及國家主要集中在歐洲(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北美(美國)以及東北亞(日本、韓國、中國臺灣)。這種歷史形成的電線電纜產業格局與這些地區和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工業化進程有關,通過戰備兼并重組,歐日美等國的電纜巨頭依靠其資金、技術、人才方面的優勢已形成了跨國、跨地區的規模化或專業化電線電纜生產,其國內或區域內的產業集中度較高,在市場的占有份額較大,其前十位企業總銷售收入占所在國家或地區市場的三分之二以上。
近年來,一個明顯的趨勢是亞洲等新興國家的經濟增長較快、世界電線電纜的生產重心向亞洲轉移,帶動了中國、越南、菲律賓和中東地區的埃及等國家電線電纜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中東歐地區由于歐洲統一,制造成本相對低廉,電線電纜制造的增長也相當迅速。2008年世界絕緣銅電纜產量的增長幅度為4.6%,絕緣銅電纜的年產量為1256萬噸,其中歐洲占25%、北美占16%、東北亞占12%、世界其它地區(包括中國)約占47%。從行業統計可以看出,2003~2010年電線電纜年平均保持著4.5%的增長。
2010年,電線電纜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050億歐元左右。從電線電纜大型企業的情況看,意大利普睿司曼公司以50億歐元的年營業額位居世界;法國耐克森公司的年營業額僅次于普睿司曼公司,位居第二;美國通用電纜公司以超過46億美元的年營業額名列第三,這里三大公司營業額總和約為120億歐元,占市場的12%以上。日本住友和日本古河的電纜業務也超過每年25億歐元。
當前電線電纜行業的主要特點:
1、亞洲成為電線電纜集中區
縱觀目前電線電纜行業總體規模,亞洲市場占37%,歐洲市場接近30%,美洲市場占24%,其他市場占9%。按銅導體產量及國別劃分,中國、美國、日本、德國、韓國占據前五位的地位(其中中國、日本、韓國均為亞洲國家)。而中國產量占份額的30.5%,其中中國大陸的產量占27.6%,其年增長速度在各國家及地區名列。
2、發達國家產業集中度高
發達國家的電線電纜行業經過多年發展,特別是面對原材料價格波動,小企業逐漸退出市場,產業集中度大幅提高:美國四家生產商控制了銅線纜93%的產值和光纖光纜85%的產值;日本七大公司占據了全國銷量的86%;英國12家企業占據了全國銷售額的95%以上;法國的五大公司包攬了法國市場的營業額;歐洲市場則主要由意大利普睿司曼公司和法國耐克森公司所壟斷。
3、歐洲持續保持競爭優勢
從區域上來講,歐洲一直在電纜制造領域處于地位,這主要歸功于法國耐克森、英國BICC和意大利普睿司曼公司在產品研發方面的大量投入;另一方面,電線電纜的生產成本70%取決于原材料,勞動力成本不到10%,因此亞洲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在電線電纜行業的競爭格局中得不到充分體現。
4、線纜市場趨于成熟,增長幅度緩慢
從市場供求上來講,電線電纜市場趨于成熟,增長幅度緩慢。從國內對電線電纜產業發展的跟蹤分析表明,只要某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處于增長的前提下,尤其還處于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那么該國的電線電纜產業增長都會處于GDP增速之上。中國人均GDP水平遠遠低于發達國家,人均電纜用量水平遠低于歐洲中等發達國家,甚至還低于拉美等發展中國家,中國電線電纜消費的市場潛力還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5、環保成為電線電纜產品的發展趨向
從產品上來講,環保成為近年來電纜制造商所共同面臨的外部壓力與發展趨向,美國、日本、歐洲在環保型電纜的研發和制造方面處于地位,生產技術也比較成熟。歐盟制定的ROHS指令要求,從2006年7月1日起,在新投放市場的電子電器設備中禁止使用鉛、汞、鎘、六價鉻、多溴二苯醚和多溴聯苯等有害物質;在日本,藤倉電纜公司開發環保型電纜成功之后,積極推動政府頒布環保型電纜標準,隨后日本各大電器公司也都相繼要求從2006年3月起,各種電器中所用電線電纜要通過相關環保認證。
電線電纜行業及企業的近期動態和發展趨勢值得關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電纜業在伴隨本國經濟發展、工業化的過程中形成了成熟的產業形態。在這些國家的經濟結構中,制造業的比重逐漸下降和轉移、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經濟增長相對緩慢,形成了需求下降和產業高度競爭的市場格局。從上世紀的九十年代起,這些國家的電纜制造業發生了一些顯著的變化,這些變化體現了業界對電纜產業發展的思考和調整,因此值得我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