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政策】煤礦智能化是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技術支撐和迫切需求,煤礦智能化
標準體系在推動煤礦智能化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
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了《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為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提升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提供了科學指導和技術支撐。該《指南》的發布標志著我國煤礦智能化建設進入了標準化、規范化的新階段。
《指南》的出臺背景源于黨中央、國務院對能源領域智慧化轉型的明確要求,以及煤炭行業對智能化發展的迫切需求。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煤礦智能化已經成為提升生產效率、保障生產安全的重要手段。為此,國家能源局經過深入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組織起草了這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指南》。
《指南》明確了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建設的總體框架和重點建設內容。按照《指南》的要求,到2030年,我國將基本完善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覆蓋智能化煤礦設計、建井、生產、管理、運維和評價等各個環節,形成一系列完善的標準。
《建設指南》圍繞構建適應行業發展趨勢、滿足技術迭代要求、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全面提升智能化煤礦建設水平,綜合考慮智能化煤礦建設周期和系統層級,主要包括基礎通用、信息基礎、平臺與軟件、生產系統與技術裝備、運維保障與管理5個標準子體系。這些子體系涵蓋了煤礦智能化所需的基礎設施、系統設備、功能測試、運行維護以及生產管理等關鍵環節,確保了智能系統的穩定可靠和高效運行。
基礎通用子體系是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其他子體系的基礎,對煤礦智能化領域的基礎共性要求進行規定,包括基礎標準、通用標準、設計標準、評價標準4個部分。
信息基礎子體系對煤礦智能化系統信息傳輸和處理所需要的基礎設施進行規定,包括信息網絡、數據標準、數據中心、信息安全4個部分。
平臺與軟件子體系對煤礦智能化平臺載體及應用軟件涉及的架構、功能要求、開發管理等進行規定,包括地理信息平臺、管控智能平臺與煤炭工業軟件、數據智能平臺、算法智能平臺與智能視頻系統、數字孿生系統5個部分。
生產系統與技術裝備子體系對煤礦智能化技術裝備和系統的設計、制造、功能要求、測試等進行規定,包括井工煤礦智能化系統與裝備、露天煤礦智能化系統與裝備、智能洗選系統與裝備3個部分。
運維保障與管理子體系服務于煤礦智能化建設關鍵技術標準,為裝備和系統正常運行提供保障,對智能化煤礦的生產運行、經營管理進行規定,包括運行維護、設備狀態保持、生產管理、智能化園區4個部分。
業內專家指出,《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的印發是我國煤礦智能化建設的重要里程碑,它將有力推動煤炭行業向智能化、綠色化、高效化方向發展,為我國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展望未來,隨著《指南》的深入實施和煤礦智能化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國煤炭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煤礦智能化建設能夠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為構建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