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財報】3月21日晚間,科陸電子(SZ 002121)公布2023年年度報告,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0億元,同比增長18.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29億元,同比下降422.03%。
科陸電子是一家以能源的發、配、用、儲產品業務為核心,集自主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是國內比較領先的能源領域的綜合服務商,主要業務涉及智能電網和新型電化學儲能領域。
公司業績驅動因素主要來自行業發展推動、客戶需求推動、公司內部管理的精細化運作、核心競爭力或服務能力提升帶來的商業機會等。受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公司所處行業擁有較為廣闊的市場前景。公司積極參加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省級能源企業、地方電力公司以及海外電力公司等客戶的招投標活動;積極開拓非電網市場;通過戰略合作、科技項目、運營服務、代理商合作等方式獲得客戶以及同行訂單。經過多年深耕發展,公司產品已實現從功能終端向智能化終端、從單一產品向系統解決方案的轉變,通過系統解決方案與工程服務實現客戶價值,并不斷拓展應用場景,培育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2023年,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公司緊盯客戶需求、行業發展趨勢、競爭對手動態,深耕存量市場,持續鞏固并深化現有客戶合作,加大新客戶開拓力度,同時持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經營管理能力,不斷挖潛增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68%,主營業務保持穩步發展的態勢,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同比減虧10,359.90萬元,主營業務虧損收窄。
1、進一步聚焦主業,搶抓市場機遇
(1)智能電網業務穩中提質
報告期內,公司圍繞新型電力系統、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在原有業務優勢基礎上,推出智能量測終端、光伏協議轉換器、低壓饋線檢測裝置等新產品,積極研發高精度關口表等下一代產品,全面覆蓋中低壓配用電領域應用場景。2023年,公司及子公司積極參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相關項目招投標,中標數量及金額排名靠前。海外電表市場方面,公司在深耕原有市場的同時,持續加大亞太、非洲及拉美等地區的市場開拓力度,完成歐洲市場訂單的交付。2023年,公司海外市場新增訂單約6億元,較去年同期明顯上升。
(2)儲能業務厚積薄發
報告期內,公司在積極開拓國內儲能市場的同時,大力拓展海外儲能市場。公司成立美國子公司,進一步拉近公司與全球市場的距離,通過更加國際化的產品、能力、渠道和團隊,為全球儲能領域客戶帶來更高價值。公司與歐洲知名新能源產品集成商 Insight Enerji 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針對歐洲市場開展鋰離子電池單體、電池模組、電池包、儲能集裝箱等產品以及儲能系統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的長期戰略合作,對公司歐洲儲能市場的布局具有開拓性意義。此外,公司依托海外電網渠道優勢,積極拓展亞非拉儲能市場。2023 年,公司完成約 1.3GWh 儲能系統交付。
報告期內,宜春科陸儲能基地順利擴建,目前年產能約 8GWh。此外,公司在廣東順德投建儲能生產基地,按照規劃,項目達產后,順德基地 BESS 產能預計可達到 14GWh,PCS 產能預計可達到 5GW,將有效支撐公司未來全球儲能業務拓展。
2、持續創新驅動,強化核心競爭力
公司始終堅持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持續強化技術創新,主動應對產品生命周期和市場競爭迭代。報告期內,公司完成國網雙模通信單元智能檢測系統、國網采集終端全功能檢測系統、國網 ECU 綜合測試裝置系統、分布式電源接入單元檢測裝置、智慧能源單元檢測裝置的研制工作。
公司針對國內和海外的 Aqua 系列液冷儲能產品和中壓系列產品實現了多項關鍵技術突破,Aqua 系列產品獲得UL9540 認證,PCS 系列產品獲得 UL1741 認證。2023 年 12 月,公司新一代儲能旗艦產品 Aqua1 在宜春儲能基地正式下線,后續將聚焦歐美市場,應用至適配歐標和美標的國家或者地區。針對工商業應用場景,公司研發的戶外一體柜儲能系統 Aqua-E pro 可以根據不同的用戶需求靈活配置容量,為用戶解決電費高的問題。此外,公司積極探索研究源網荷儲充互動及樓宇空調協調的虛擬電廠技術,促進電能高效利用和可調節資源靈活性配置。公司將密切關注虛擬電廠后續發展情況,拓展工商業園區虛擬電廠的業務,及時把握市場商機。
2023年,公司研發費用累計投入26,470.0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3.12%。2023年,公司(含控股子公司)共申請專利185項,獲得專利89項;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申請專利1,971項,獲得專利1,376項。
3、學習優秀管理經驗,加速公司變革
2023年6月,美的集團成為公司控股股東。美的集團控股后,公司積極學習美的集團優秀管理經驗并加速變革,支撐業務發展和戰略目標的實現。在組織能力提升方面,公司快速實施組織變革,將管理職能下沉并進行橫向整合,拉通資源聚焦核心主業,持續戰略投入儲能業務、全力挖潛智能電網業務;公司以降本為抓手,加速推動供應鏈建設,以交付為目標,推進生產線改造和擴產工作,持續優化企業管理和供應鏈管理,在精益制造、品質改善、供應鏈齊套、交付保障等方面挖潛,營運效率不斷提高;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公司全面梳理業務流程,通過數字化工具革新管理體系,賦能管理提效。
報告期內,公司員工總數2620人,同比減20.56%。人均薪酬26.89萬元,同比增55.71%。人均創收160.3萬元,同比增49.4%。其中管理層薪酬總額為812.19萬元,同比上一年增7.28%,薪酬最高的為董事(離任)、董事會秘書黃幼平,薪酬135.32萬元。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