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近日,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發布了由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稱自儀院)作為技術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ISO 25862:2019/Amd 1:2024《羅經安全距離測量方法》。該標準是對ISO 25862:2019《船舶和海上技術 船用磁羅經、羅經柜和方位讀數儀》內容的完善補充,為船用磁羅經安全距離測量提供更詳盡的方法和指導,以消除不同檢測機構在測試過程中因試驗設備、試驗配置、流程及操作的差異引起的不確定因素,提高測試結果的可重復性和科學性。
圖1 ISO標準發布通知截屏
填補測試空白 創新標準成果
船用磁羅經是重要的航海定向儀器。地球磁場和船舶環境磁場會引起船舶駕駛艙通信與導航設備磁化,磁羅經在該磁力作用下會產生偏差,使之偏離磁子午線的方向。國際海事組織(IMO)在IMO Resolution A.694(17)決議中規定,在駕駛艙內安裝的通信和導航設備,必須標注其與磁羅經的安全距離。因此,羅經安全距離測試是船用通導設備必須進行的重要測試項目之一。由于沒有標準化的試驗方法,最初能做該測試的只有美、英等少數國家,出國測試費用貴、耗時長,成為國內船舶通導設備廠商的大難題,制約了中國通導儀器設備走向國際的步伐。
2001年起,自儀院下屬儀控所參考ISO 25862及IEC 60945等相關標準,自主研究設計了一套羅經安全距離標準化測量方案,成為國內首家開展該項測試的機構。二十年來,測試數據受到國際同行BSH、TUV和十大船級社的認可,并得到了CNAS和CCS授權。2016年,自儀院作為主要起草單位,制定了中國
儀器儀表學會團體標準T/CIS 19001-2016 《船用磁羅經安全距離測試方法》,該標準為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歸口發布的第一個團體標準,并同時發布了英文版。2018年,在“國家質量基礎的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專項支持下,以該團體標準為基礎,由自儀院下設的SAC/TC124/SC1(全國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一分技術委員會)牽頭,聯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向ISO/TC8/SC6(國際標準化組織船舶與海洋技術委員會導航與船舶操作分技術委員會)提出“羅經安全距離測試方法”國際標準的立項提案,并經ISO/TC8 N592決議文件確認,于2021年成功立項,將制定為ISO 25862:2019的新附錄。
圖2:ISO 25862:2019/Amd 1:2024正文
三年以來,在國內工作組的共同支撐下,自儀院在該項目的制定中作為主要起草單位和技術主導,經歷了標準撰稿、修改、國內外征求意見和ISO成員國投票等諸多環節,最終完成標準發布。該標準的發布實施對于國內外檢測機構進行試驗程序的設計和試驗的執行,將起到重要指導作用。該成果歷經多年的技術和業務積累,從方案的自主研發到團體標準的凝練沉淀,最終以ISO標準的形式升華,這是自儀院檢測技術和標準國際化工作取得的可喜成效,也為中國標準“走出去”作出了積極貢獻。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