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近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清華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中南大學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 、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浪潮通用軟件有限公司 、北京仿真中心 、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 、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 、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 、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青島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 、東方電氣(廣州)重型機器有限公司 、中科啟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數碼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起草的國家標準計劃《自動化系統與集成 制造企業數據空間集成模型》征求意見稿發布,并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時間2023年4月18日。
制造企業主要業務領域涵蓋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運維服務等各個領域活動,隨時信息技術的融合推動,制造企業各業務域不斷涌現并累積了具有多數據主體、多產生來源、多物理分布、多權屬關系等特征的異構數據集合,即制造企業數據空間。當前對于產品的創新優化設計、高效高質低成本的生產管控等不斷提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制造企業站在全局性跨業務域整體集成的視角來利用數據空間,實現具體業務的高目標要求。
然而,當前缺乏針對制造企業數據空間跨域集成的標準規范。本標準項目旨在制訂制造企業數據空間集成模型標準,規定了制造業企業的數據空間集成模型架構,規定了離散制造業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運維服務等四類業務域數據空間的跨域集成模型與集成接口,能夠為制造企業打通全業務域數據鏈條、基于全業務域全局集成視角支撐產品設計優化、生產提質降本增效、高效經營管理、客戶增值服務,提供標準化指導,對于制造企業數據空間的規劃、建設與運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規定了制造業企業的數據空間集成模型架構,規定了離散制造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運維服務四類業務域數據空間的跨域集成模型與集成接口。本文件適用于指導離散制造業領域企業數據空間集成的規劃、建設、驗收和運營。
制造企業數據空間業務域:
制造企業數據空間業務域由制造企業主要業務活動以及產生的數據組成,主要包括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運維服務四大階段活動產生的數據。具體描述如下:
a) 研發設計業務域主要規定產品研發設計各項業務活動產生的產品設計相關數據模型;
b) 生產制造業務域主要規定生產、加工、裝配等環節涉及的人、機、料、法、環相關的數據模型;
c) 經營管理業務域主要規定制造企業產、供、銷、人、財、物等涉及經營管理與決策業務活動相關的數據模型;
d) 運維服務業務域主要規定制造企業產品的客戶服務、運行維護等業務活動相關的數據模型。
制造企業數據空間模態域:
制造企業數據模態域主要描述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運維服務等制造企業業務活動涉及的數據模態分類,包括制造業結構化數據、半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等三大類數據模態。具體描述如下:
a) 結構化數據的表示與存儲模型主要是關系型數據模型,主要采用二維結構化表形式的數據模型,如采用MySQL、Oracle、SQL Server等關系型數據庫;
b) 半結構化數據的表示與存儲模型主要是鍵-值映射模型,數據的格式不固定,主要采用的半結構數據模型格式如XML和JSON;
c) 非結構化數據沒有固定數據結構模型,包含全部格式的辦公文檔、文本、圖片、HTML、各類報表、圖像和音頻/視頻信息等,非結構化數據主要采用分布式文件模型來表示和存儲,如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統HDFS等。
制造企業數據空間用戶域:
制造企業數據用戶域由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運維服務等制造企業業務活動中與數據進行交互的用戶主體組成,包括設計師、工藝師、工程師、產線工人、調度員、質檢員、生產主管、供應鏈主管、銷售主管、客服、運維主管等。以上用戶角色既是所屬業務域數據的產生者,也是相關業務應用的數據使用者。
制造企業數據生命周期域:
在數據跨域流通的過程中,業務域中產生的數據全生命周期包含數據產生、數據處理、數據發布、數據交易、數據傳輸、數據存儲、數據使用、數據銷毀共八大環節。應建立可信數據流通系統在上述八個環節中為跨域數據可信流通提供保障。
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