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文件】
圍繞重點垂直行業領域,推動虛擬現實和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支持虛擬現實技術在設計、制造、運維、培訓等產品全生命周期重點環節的應用推廣,強化與數字孿生模型及數據的兼容,促進工業生產全流程一體化、智能化。 支持工業企業、園區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優化生產管理與節能減排,實現提質增效降本。發展支持多人協作和模擬仿真的虛擬現實開放式服務平臺,打通產品設計與制造環節,構建虛實融合的遠程運維新型解決方案,打造適配各類先進制造技術的員工技能培訓新模式,加速工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虛擬現實(含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數字經濟的重大前瞻領域,將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經過多年發展,虛擬現實產業初步構建了以技術創新為基礎的生態體系,正邁入以產品升級和融合應用為主線的戰略窗口期。
我國高度重視虛擬現實產業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將“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列入數字經濟重點產業,提出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等五部門聯合發布《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工信部聯電子〔2022〕148號,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提出了到2026年的發展目標。到2026年,三維化、虛實融合沉浸影音關鍵技術重點突破,新一代適人化虛擬現實終端產品不斷豐富,產業生態進一步完善,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打造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共同繁榮的產業發展格局。
《行動計劃》提出五大重點任務。
任務一:推進關鍵技術融合創新。提升“虛擬現實+”內生能力與賦能能力,加快近眼顯示、渲染處理、感知交互、網絡傳輸、內容生產、壓縮編碼、安全可信等關鍵細分領域技術突破,強化與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
任務二:提升全產業鏈條供給能力。面向大眾消費與行業領域的需求定位,全面提升虛擬現實關鍵器件、終端外設、業務運營平臺、內容生產工具、專用信息基礎設施的產業化供給能力。提升終端產品的舒適度、易用性與安全性。
任務三:加速多行業多場景應用落地。面向規模化與特色化的融合應用發展目標,在工業生產、文化旅游、融合媒體、教育培訓、體育健康、商貿創意、演藝娛樂、安全應急、殘障輔助、智慧城市等領域,深化虛擬現實與行業有機融合。
任務四:加強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面向行業共性需求,依托行業優勢資源,重點建設共性應用技術支撐平臺、沉浸式內容集成開發平臺、融合應用孵化培育平臺,持續優化虛擬現實產業發展支撐環境。
任務五:構建融合應用
標準體系。加強標準頂層設計,構建覆蓋全產業鏈的虛擬現實綜合標準體系。加快健康舒適度、內容制作流程等重點標準的制定推廣,推動虛擬現實應用標準研究。
《行動計劃》提出三大專項工程。一是關鍵技術融合創新工程。提出近眼顯示技術、渲染處理技術、感知交互技術、網絡傳輸技術、內容生產技術、壓縮編碼技術、安全可信技術的具體發展方向。二是全產業鏈條供給提升工程。提出關鍵器件、終端外設、業務運營平臺、內容生產工具、專用信息基礎設施的具體發展方向。三是多場景應用融合推廣工程。選擇規模化、成熟度潛力較高的行業領域(包括VR/AR工業賦能、VR/AR沉浸式旅游體驗、VR/AR大眾健身、VR/AR線上演播、VR/AR智慧商圈)優先布局。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