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每天處理10噸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每天處理10噸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體及它們所依附的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的總稱,它是一個廣闊的微生物世界,幾乎包括了微生物的各個群落,主要由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組成,其中細菌對凈化水質起主要作用。活性污泥中的主體細菌來源于土壤、空氣和水。這與細菌在曝氣池內通過人為的培養(yǎng)迅速地大量增殖有關,形成了該條件下適宜的細菌種群。
它們能迅速地穩(wěn)定水中的有機物質,有著良好的聚合力。在一定的能量水平下,大部分細菌構成了活性污泥的絮凝體并形成菌膠團。菌膠團在活性污泥中占絕大多數,它具有很強的吸附和分解有機物的能力。
細菌的另一種主要存在形式是絲狀菌,特別是其中的絲狀細菌。由于它們存在于活性污泥中,對絮凝體的性質產生很大影響,某種類的絲狀菌大量繁殖影響了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引起污泥膨脹,嚴重地影響了出水水質。污泥膨脹是自活性污泥法問世以來在運轉管理中一直煩擾人們的大的難題之一。而由絲狀茵引起的膨脹又是為突出和為常見的。
目前已知的近30種絲狀菌并不是每一種都能引起污泥膨脹,與膨脹密切相關的絲狀菌只有十幾種。即使是處理的水質相同,由于運轉條件的不同,設計參數的差別,都會引起在活性污泥中絲狀菌優(yōu)勢菌種的差別。
每天處理10噸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隨著近年來對問題認識的深入,人們了解到絲狀菌有較強的分解有機物的能力,由絲狀菌引起污泥膨脹的處理功能和凈化效果不僅沒有問題,而且比正常活性污泥處理的水質還要優(yōu)良,不足之處是泥水難以分離。因此,人們在工藝中采用環(huán)境調控的方法,使菌膠團細菌和絲狀菌有一個合理的比例。目前*利用絲狀菌的帶狀污泥的工藝已經開發(fā)完成。
真菌結構復za、種類繁多,其數目一般沒有細菌和原生動物多。與活性污泥有關的真菌主要是霉菌,它能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及其它含氫有機化合物。
污水處理中常見的原生動物有肉足類、鞭毛類和纖毛類。常見的后生動物主要是多細胞的無脊椎動物,包括輪蟲、甲殼類動物和昆蟲及其幼體等。型動物能分泌粘液,有利于細菌凝聚物質,能吞食游離細菌和污泥碎片,并能活化細菌,使細菌和有機物質充分接觸,提高細菌對有機物的去除能力,改善了水質。微型動物本身能代謝可溶性有機物,對毒物比細菌敏感,可以有效去除有機物中的有毒物質。
厭氧生物處理與好氧生物處理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
(1)應用范圍廣。好氧法因供氧限制一般只適用于中、低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而厭氧法既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又適用于中、低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有些有機物對好氧生物處理法來說是難降解的,但對厭氧生物處理是可降解的。
(2)能耗低。好氧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供氧,曝氣費用隨著有機物濃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厭氧法不需要充氧,而且產生的沼氣能量可以抵償消耗能量。
(3)負荷高。通常好氧法的有機容積負荷(BOD)為2~4Kg(m3·d),而厭氧法為2~10Kg(m3·d)。
(4)剩余污泥量少,且污泥濃縮、脫水性良好。好氧法每去除1KgCOD將產生0.4~0.6Kg生物量,而厭氧法去除1KgCOD只產生0.02~0.1Kg生物量,其剩余污泥量只有好氧法的5%~20%.此外,消化污泥在衛(wèi)生學上和化學上都是較穩(wěn)定的,因此剩余污泥的處理和處置簡單,運行費用低,甚至可作為肥料利用。
(5)氮、磷營養(yǎng)需要量較少。好氧一般要求BOD:N:P為100:5:1,而厭氧法要求的BOD:N:P為100:2.5:0.5,因此厭氧法對氮磷缺乏的工業(yè)廢水所需投加的營養(yǎng)鹽較少。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