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電纜的設計原則??
國內有很多制造變頻電纜的工廠,經驗豐富,品種規格具全,足以滿足國內需求。過去也有很多公開發表的文獻,所以本文不必再重復敘述。只是提出三條原則:低壓變頻電纜的結構設計對稱化,對于小功率電機,可用三芯成纜后加總屏;對于大功率電機,可用3大3小絕緣導體,對稱排列成纜,Z后加總屏。中壓變頻電纜的結構設計同軸化。任何屏蔽層的截面,應滿足用戶提出的Z小規定,如果銅帶截面尺寸不夠,可稀疏纏繞銅線,達到要求的導體面積。電纜敷設的走向仍然是考慮干擾問題,也是一個輔助的有效措施。控制系統在傳輸弱電信號工作時,何論是受到外部干擾或內部干擾,均可能使傳輸信號畸變,尤其對于模擬信號來說,畸變更為嚴重,而對于數字信號則影響小一些。不管屬于哪一種型式,控制系統的防衛措施應做得盡量完善。因此變頻器接線規范中,對于電線電纜的敷設走線方向作了一些規定如下:信號線與動力線必須分開走線;?使用模擬量信號進行遠程控制變頻器時,為了減少模擬量受來自變頻器和其它設備的干擾,應將控制變頻器的信號線與強電回路,主回路及順控回路分開走線,二者距離應相隔三十里米以上,?即使在控制柜內,同樣要保持上述的接線規范,信號與變頻器之間的控制回路線Z長不得超過五十厘米。信號線與動力線必須分別放置在不同的金屬管道或者金屬軟管內。連接PLC和變頻器的信號線如果不放置在金屬管道內,極易受到變頻器和外部設備的干擾;同時由于變頻器無內置的電抗器,所以變頻器的輸入和輸出的動力線對外部會產生*的干擾,因此放置信號線的金屬管或金屬軟管一直要延伸到變頻器的控制端子處,以保證信號線與動力線的*分開。電線電纜穿金屬管在施工的工作量比較大,對于微型工程容易做到,但對較長的線路就麻煩了。現代大型工程都從電纜設計方面解決。
ZR-BPYJVP、ZR-BPYJVP2、ZR-BPYJVPP2、ZR-BPYJVP3 ..NH-BPGGP、NH-BPGGP2、NH-BPGGPP2、NH-BPGGP3、NH-BPGVFP、NH-BPGVFP2、NH-BPGVFPP2、NH-BPGVFP3 、NH-BPYJVPP、NH-BPVVPP、NH-BPFFP、NH-BPFFP2、NH-BPFFPP2、NH-BPFFP3、NH-BPVVP、NH-BPVVP2、NH-BPVVPP2、 NH-BPVVP3、NH-BPYJVP、NH-BPYJVP2、NH-BPYJVPP2、NH-BPYJVP3 ..ZRC-BPYJVPP、ZRC-BPVVPP、ZRC-BPFFP、ZRC-BPFFP2、
變頻電纜設計為對稱
3+3結構的其它理由a)對稱3+3結構的變頻電纜纜芯是互換的,這樣便有了更好的電磁兼容性,對抑制干 擾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能低效高次諧波中的奇次諧波,提高了電纜的抗干擾性。b)采用對稱3+3結構的變頻電纜可以有效的防止高頻軸電流的產生。
實際應用問題
電纜的結構設計的好壞與實際的操作和應用的合理與否有著密切,這兩者相輔相成。我們所設計的變頻電纜為3+3對稱結構,而電纜真正起作用是在敷設以后。也就是說,敷設以后是否為對稱結構,這才是變頻電纜應用的關鍵。其影響因素具體有以下兩點:a)生產中。尤其是在成纜這一環節Z為關鍵。成纜后的結構是否對稱直接影響到敷設 后的運行。這要求技術人員的合理設計和操作人員成熟的技術水平,以及生產設備的性能穩定。這幾項是缺一不可的,也是變頻電纜3+3對稱結構是否能成功運用 的必要條件。b)敷設。這一點是我們要著重考慮的。變頻電纜多數敷設在室內,不需要鎧裝,敷設 的空間也不是很大。空間小必然會造成多彎曲,于是對稱的電纜會因為多次的彎曲而導致不對稱。前面我們已經討論了對稱結構對于變頻電纜的重要性,那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如何地解決呢?據實際的電纜工程資料顯示,如此敷設的變頻電纜的電壓等級幾乎都在1.8/3kv以下,而這個電壓等級的變頻電纜是不需要分相屏蔽的,這樣的話我們可以采用工業用膠在其成纜時將線芯粘住,以固定其結構。據了解,已經有很對稱型的通信電纜用這種方法來解決類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