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T3400型通道式行人放射性自動監測系統
1系統介紹
SLT3400型通道式行人放射性自動監測系統是一套配置大體積高靈敏度伽瑪射線探測器的放射性自動檢測系統,可對通過檢測通道的行人及隨身行李進行在線實時檢測,發現所攜帶的微量放射性源物質,輸出報警信息,并完成對檢測數據的儲存。同時,系統還能夠與上級管理系統聯網,構成遠程實時檢測信息系統平臺。該系統可應用于多種場所人員進出口通道,如機場、碼頭口岸等,檢測行人及行李中是否夾帶放射性物質。
SLT3400型放射性監測系統采用金屬材質的門型結構,外型美觀,安裝方便。每套系統配備2個輻射探測器模塊(單個探測器模塊晶體有效體積為15L),可選配中子探測模塊。該監測系統一般安裝于機場、碼頭、車站等人行出入通道口處,當旅客或行人通過出入口時系統自動對人體及所帶行李進行放射性檢測,對通過人員不產生任何影響。系統主要由探測門(內含探測器模塊、檢測電路、紅外線探測器、聲光報警器等)及后臺管理計算機等組成。
產品外型如下圖所示:
SLT3400型通道式行人放射性自動監測系統在技術上具有以下特點:
(1)通過連續探測環境本底輻射波動并自動調整參考點,開發出*的輻射本底判別算法,解決了環境輻射本底波動對探測系統靈敏度的影響問題。系統能夠在不影響正常同行的情況下,實時監測并發現可能混雜在行人及行李中的放射源(或放射性物質)。
射線檢測系統探測目標放射源的zui大難度在于必須研究環境本底γ輻射的來源、組成以及強度變化。γ輻射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其輻射水平(輻射強度)隨時變化:一是宇宙輻射,在高度、緯度不同的地方其輻射強度不同;二是土壤地層中的放射性物質(地面輻射),它會自動衰變;三是同一地點由于天氣狀況不同而引起輻射水平輕微變化。同時現場環境還受可能被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引起本底輻射強度大小的變化。放射性監測系統要把目標放射性物質發出的微弱射線從自然環境本底輻射線中區分開來,消除本底輻射變化引起的干擾是zui主要的困難。
(2) 系統采用2組大型閃爍晶體探測器組件模塊,單個探測晶體尺寸為1200×250×50mm,有效體積15升,總體積30升。探測器安裝位置為每側一組,探測器垂直放置。
(3)每組探測器晶體配備雙光電倍增管聯合處理信號,可大大降低干擾,提高探測效率30%。
(4)系統采用紅外線探測器檢測行人通過,可有效區分系統處于本底更新模式和探測模式。
(5)系統后臺管理計算機軟件采用全中文操作,圖形界面,可實時監控現場的人員通行及輻射報警情況,并可存儲監測數據,查詢和打印監測報告。
(6)可配置高清晰度攝像頭,實時抓拍監測圖像,并實現監測圖像與報警數據同步存儲和查詢。
(7)多點監控和系統聯網
多點監控:壹臺后臺管理計算機可同時監控管理多個(zui大8個)通道監測門,每個通道可單個或分組顯示監測狀態,監測數據集中存儲和查詢,構成一對多的監測通道群組,滿足大、中型口岸、機場或碼頭對多通道集中監控的要求。
多個監測通道與后臺之間可采用網線或光纜聯接,視現場距離遠近情況而定。多套檢測系統經過網絡交換機匯接后可以繼續聯接到上級(如海關或出入境等部門)監管平臺。
2 后臺管理軟件
SLT3400型通道式行人放射性自動監測系統配備了全中文操作,圖形界面的后臺管理軟件。可實現對通道輻射監測狀態的實時管理,報警數據的存儲、查詢,系統參數設置,多通道數據顯示、報表打印等功能。
2.1啟動
后臺管理軟件啟動時會打開登錄界面,界面中主要顯示信息有:軟件名稱、軟件版本號和用戶登錄窗口。請輸入正確的管理人員用戶名和密碼。
2.2主界面
登錄成功后,將顯示主界面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1)標題欄
軟件名稱“通道式行人放射性監測系統后臺管理軟件”和zui小化、退出按鈕。
(2)功能按鈕
包括用戶管理、通道管理、數據查詢、數據管理、幫助和關于。如下所示:
(3)系統時間
顯示系統當前的時間。
(4)通道名信息
,用戶可以根據自己需要更改該通道名稱,在“通道管理”菜單下進行修改。
(5)網絡連接狀態
顯示是否與控制器連接正常,包括:正常和斷開兩種狀態,
網絡正常:;網絡斷開:。
(6)通行報警燈
,當發生報警時,該燈呈藍、紅交替閃爍;同時可以單擊該燈來查看zui近的通行報警信息(zui多50條),如下圖:
(7)通行統計信息
顯示總的通行人數和報警總人數(報警總人數分伽瑪報警數和中子報警數,可以將鼠標放于其上顯示詳情)。
8)探測器計數信息
顯示所使用的各探測器計數。
9)探測器計數柱狀圖顯示信息
可以很直觀的了解各探測器計數狀況,如果本底異常,會顯示為紅色。
2.2 查詢界面
在主界面上點擊“數據查詢”進入查詢界面,可以進行通行記錄及統計記錄的查詢操作。
可以查看通行報警數據、通行統計數據和本底數據。當列表框中有數據時,也可以將數據導出至Excel表中。
(1)通行報警信息
(2)通行統計信息
2.3通行報警界面
當發生通行報警時,會彈出如下圖所示界面,主界面上的報警燈也會呈藍、紅色交替閃爍,以提醒管理員注意。
可以單擊“報警復位”按鈕,清除該報警界面及報警音。
2.4多通道界面顯示
當多個監測通道門采用多點監控方式聯接時,由于界面大小等原因導致部分信息顯示不*,如視頻圖像(如果設置是存在的)就沒有空間顯示,此時可以單擊界面中的實時監控圖()來完整顯示各通道界面中的所有元素。
(1)二個通道
如下圖所示
單擊后的顯示效果如下圖:
可以打開更多的通道進行實時監控。
(2)四個通道
3 輻射監測相關問題
無論放射性物質是天然的還是人工制造的,只要達到一定強度都會對社會形成潛在危害,并可能造成巨大損失。
放射性射線是原子衰變過程中發出的一種能量。很多放射性元素在地表都會有少量存在,例如鐳,鈾及其它自然產生的放射源。這些放射性元素及其它自然形成的輻射構成了本底輻射。這些本底輻射量較低但一直存在,我們每天都暴露在本底輻射中但不會傷害健康。
然而,我們所要監測的不是目標本身的天然輻射,而是監測其中超出安全標準的輻射量,因此,在監測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到諸多其它因素,包括:
1. 本底輻射數據不是恒定的,它會隨著宇宙變動、天氣及其它影響而變化。
2. 離放射性物質越遠越難監測。例如在一英尺距離上,固定尺寸放射源的放射量是一定的,如果距離到兩英尺,其放射量的監測讀數將變為原來的1/4。
3. 探測器對放射源監測時間越長讀數越準確。因此,行人通過的行走速度越慢,越容易檢測出夾帶的放射源。
4. 探測器越大探測靈敏度越高,因此本系統采用了單個15升的大體積探測器,并覆蓋從0.1~2米的有效高度。
綜合上述所有因素,本系統已經對探測器機箱等部位采取了有效的屏蔽措施,可zui大限度地減少環境輻射對探測器的影響。此外,針對環境本底不斷變化的因素,系統在開發了可對本底數據進行連續計算和動態更新的復雜本底算法,并可動態調整報警參考點,大大提高了系統報警概率,降低了誤報。
天然放射性物質(NORM)是通道式輻射監測系統面臨的另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區別于人造的放射源,油路管道、熱水器、工業管道,以及含有礦物的土壤等有時都會含有一定的放射性,這些放射性都屬于天然放射性物質(NORM)產生的。據統計,幾乎90%的報警都源于NORM。
接受過放射性藥物治療的患者和經過醫療實驗的帶有放射性的染料或繪圖工具也可能造成對系統的干擾。受過放療的患者出院后可能身體中含有幾千μR/hr或少于100μSv/hr的輻射量,因此至少應讓其遠離本監測系統30米以上。
工業探傷用的X射線光機或是用于金屬焊接的電焊機,其產生的輻射量足以干擾本監測系統的正常工作,因此也必須使其遠離本系統2km以上。
4 系統技術參數與環境條件
4.1 技術參數
- 探測器:
2組塑料閃爍體(1200mm×250mm×50mm)+ 雙低噪聲光電倍增管,單組晶體靈敏體積15升。配3~8mm鉛屏(5個面)蔽本底對測量的干擾;
- 探測γ和x射線,能量范圍25keV~3MeV;
- 靈敏度:
在本底水平為0.2μSv/h下,增加0.1μSv/h,1秒內發出輻射報警;
探測概率:99.9%;
符合國家標準GBT24246-2009《放射性物質與特殊核材料監測系統》
- 誤報率:≤0.1%;
- 監測區域范圍:
高度0.1 m~2m;寬度:zui大1.5m
- 報警提示:聲音和燈光報警,報警閾值可調,連接后臺管理計算機,配備后臺管理軟件;
- 整機功耗:zui大250W(包括后臺計算機)
- 后備電池:鉛酸電池,斷電后工作4小時(不包括后臺計算機系統)。
- 后臺管理計算機系統可記錄通行、報警數據,抓拍圖像、自動打印報告,可與上級管理部門聯網。
- 可選配中子探測器組件。
4.2 使用環境條件
- 工作環境:溫度(-10℃~+50℃),濕度:小于95%(無凝露)
- 主供電電壓范圍110-240VAC,單相50-60Hz(小于1A);
- 安裝類別II(過電壓等級遵循IEC1010-1規定);
- 防護等級:IP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