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概述
煙氣連續在線監測系統運用抽取冷凝采樣、后散射煙塵濃度測量、皮托管煙氣流速測量及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實現了固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的在線連續監測。同時又針對國內煤種較雜、煤質變化大、污染物排放濃度高、煙氣濕度大的狀況從技術上進行了改進。并按照國家標準設計定型,提供專業的中文操作平臺及中文報表功能、多組模擬量及開關量輸入輸出接口,可實現現場總線的連接以及多種通訊方法的選用,使系統運行方便靈活。
煙氣連續在線監測系統(CEMS)是功能齊全,整體水平固定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子系統組成:
1、固態顆粒物連續監測子系統,采用激光后散射單點監測CEMS廠家煙氣在監控系統終身售后
2、氣態污染物連續監測子系統多組分氣體分析儀(SO2、NOX、CO、CO2、HCL、HF、NH3)
3、煙氣含氧量、煙氣流量、壓力、溫度,濕度等煙氣參數連續監測子系統
4、數據處理與遠程通訊系統
二、技術說明
◢ 抽取冷凝法CEMS能夠測量SO2、NOx、O2、溫度、壓力、流速、粉塵、濕度;
◢ SO2、NOx采用紫外差分吸收光譜(DOAS)分析技術或紅外線NDIR分析技術;
◢ O2采用電化學氧電池;CEMS廠家煙氣在監控系統終身售后
◢ 濕度采用高溫電容法;CEMS火力發電煙氣連續排放監測設備終身售后
◢ 溫度、壓力、流速分別采用熱敏電阻(PT100)、壓力傳感器和皮托管微壓差法;
◢ 粉塵采用激光后散射法;
◢ 紫外差分吸收光譜(DOAS)分析技術除了能夠測量SO2和NOx外,還能夠分析NH3、Cl2、H2S、O3等氣體;
◢ 與抽取熱濕法CEMS相比,本系統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性高、響應速度快、維護方便等優點;
◢ 與原位法相比,分析儀具有支持在線校準、測量值波動小、可靠性高、設備維護簡單等優點;
◢ 本分析儀整機結構緊湊,方便運輸和安裝。
◢ 系統運行數據采集率≥90%,系統提供的檢測數據資料可用率≥90%,并具有查閱歷史數據功能。
◢ 輸出單位:對所檢測煙氣的各種參數,系統除在就地分析儀器面板上顯示外還均以4~20mA標準模擬量信號輸出。氣態污染物濃度單位使用mg/Nm3,流量計測出流速信號應折算成體積流量Nm3/s輸出,溫度單位為℃。
◢ 系統能夠真正實現無人職守運行,系統具有自診斷功能及主要部件故障報警功能,包括:測量元件/檢測探頭的失效、超出量程、采樣流量不足、反吹壓力低、采樣頭溫度低、采樣管線溫度低、預處理系統故障、分析儀器故障等。
立法層面的原因
現實中納稅人缺乏申報和繳納環境保護稅的技能,這與立法不完善有很大關系。首先,我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將自行監測排污數據規定為一計稅依據,對環境保護稅較強的專業性認識不夠。其次,根據現行環境法律的有關規定,只有符合條件的單位(如重點排污單位)才有義務實施自行監測,但《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暗含所有企業都要自行監測排污的要求,法律規定之間不協調,導致企業難以形成合理的守法預期。后,我國《會計法》缺乏對企業環境會計的規定,無法支持企業開展與環境保護稅相關的會計業務。
從認識論的角度分析,環境保護稅制度的實施效果取決于納稅人的納稅行為取向,要求立法切實考慮納稅人遵守法律的難度和便利程度。現行立法將應稅企業自行監測排污數據規定為一計稅依據,只考慮到征稅的便利卻沒有考慮納稅人的實際需求,給納稅人守法帶來不便。簡言之,立法者對如何有效平衡征稅權力與納稅人權利之間關系的認識還不夠深刻。這可能源于長期以來立法宜粗不宜細,立法的細化過于依賴權的思維取向。
另外,我國《環境保護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只對稅務部門與環保部門之間的協作、信息共享作了原則性的規定,缺乏對稅收征管中各部門職能的明確劃分。比如,現行立法沒有明確環保部門對稅務部門提交的復核請求予以答復的期限、形式與責任,沒有規定部門合作的內容、資金負擔,對信息共享平臺建設的模式、運行管理等均無具體規定。由于立法缺乏可操作性,就難以避免實踐中環保部門與稅務部門之間職責不銜接乃至相互推諉的現象發生,也會影響納稅人的納稅申報。
2.現實層面的原因
從實際情況來看,地方保護主義影響環境保護稅征管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關于環境保護稅收入歸屬問題的通知》(國發〔2017〕56號)規定環境保護稅屬于地方稅并納入一般財政預算,但與其他稅種對地方經濟收入的貢獻相比,環境保護稅的貢獻較小,在一些地方甚至可以忽略。實踐中,有的地方政府即使面臨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督察的壓力,為追求地方經濟增長大化,仍會“舍小稅保大稅”,不積極推行環境保護稅制度。此外,一些地方存在的部門保護主義也會對環保部門與稅務部門之間合作造成制約。雖然履行法定義務是政府部門的職責,但當合作涉及增加本部門人員和資金支出等切身利益時,有的政府部門會表現出“經濟人理性”,在相關決策或中怠于合作。比如,排污費曾經是環保部門的一項重要資金來源,隨著環境保護稅的實施,這一資金“補給”鏈條被切斷,一些地方的環保部門為保障經費,缺乏配合稅務部門的意愿。各地排污監測計量水平的差異,稅收屬地征管模式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環保部門與稅務部門之間跨地區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