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標準的技術路線:根據國家相關標準要求提供完整的配置系統;
2) 靈活的方案配置:可根據需求擴展出多種解決方案;
3) 優質的軟件平臺:通過中心端軟件平臺,實現多站點數據集成、分析、上報和發布。
4) 科學的算法技術:采用高斯煙羽模型,分布式冗余節點判斷算法實現對VOCs排放區域布點、整體監控,污染物擴散趨勢推算,VOCs排放源解析等功能。
5) 精確的監測數據:可同時監測多種污染氣體,具有很高的時間、空間分辨能力和探測靈敏度;
6) 低廉的運行成本:可實時、連續、長期運行,操作簡單,維護方便,運行成本低;
7) *的配套軟件:采用數據采集、分析及可視化軟件,大大提高監測效率。
8) 多方位的監控方式:由“點源污染防治”向“點面區三位一體污染聯防”轉變,掌握各企業污染物的排放情況、園區整體空氣質量及其它變化趨勢
4.4、項目效益
大氣污染環境預警綜合管理系統試點項目的建設,將極大地提高化工園區的風險監控、快速預警和應急響應能力,有效保障區域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園區實現安全、穩定、集約、高效的發展目標,同時,也將產生良好的應用示范作用,為我國其它化工園區的大氣污染綜合管理預警體系建設提供經驗。因此,項目的建設實施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