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品質
產品結構:
(1) 泵總體結構型式
真空泵的泵體的布置結構決定了泵的總體結構。
立式結構的進、排氣口水平設置,裝配和連接管路都比較方便。但泵的重心較高,在高速運轉時穩定性差,故這種型式多用于小泵。
臥式泵的進氣口在上,排氣口在下。有時為了真空系統管道安裝連接方便,可將排氣口從水平方向接出,即進、排氣方向是相互垂直的。此時,排氣口可以從左或右兩個方向開口,除接排氣管道一端外,另一端堵死或接旁通閥。這種泵結構重心低,高速運轉時穩定性好。一般大、中型泵多采用此種結構。
泵的兩個轉子軸與水平面垂直安裝。這種結構裝配間隙容易控制,轉子裝配方便,泵占地面積小。但泵重心較高且齒輪拆裝不便,潤滑機構也相對復雜。
(2) 泵的傳動方式
真空泵的兩個轉子是通過一對高精度齒輪來實現其相對同步運轉的。主動軸通過聯軸器與電機聯接。在傳動結構布置上主要有以下兩種:其一是電動機與齒輪放在轉子的同一側如圖。從動轉子由電動機端齒輪直接傳過去帶動,這樣主動轉子軸的扭轉變形小,則兩個轉子之間的間隙不會因主動軸的扭轉變形大而改變,故使轉子之間的間隙在運轉過程中均勻。這種傳動方式的大缺點是:a.主動軸上有三個軸承,增加了泵的加工和裝配難度,齒輪的拆裝及調整也不便;b.整體結構不勻稱,泵的重心偏向電動機和齒輪箱一側。
功能特點:
(1)在較寬的壓力范圍內有較大的抽速;
(2)轉子具有良好的幾何對稱性,故振動小,運轉平穩。轉子間及轉子和殼體間均有間隙,不用潤滑,摩擦損失小,可大大降低驅動功率,從而可實現較高轉速;
(3)泵腔內無需用油密封和潤滑,可減少油蒸氣對真空系統的污染;
(4)泵腔內無壓縮,無排氣閥。結構簡單、緊湊,對被抽氣體中的灰塵和水蒸汽不敏感;
(5)壓縮比較低,對氫氣抽氣效果差;
(6)轉子表面為形狀較為復雜的曲線柱面,加工和檢查比較困難。
使用說明:
1.啟動前的準備工作:
1)打開冷卻水進水閥,檢查冷卻水是否暢通。冷卻水進口溫度≤25℃,避免因冷卻水溫度高,使泵體發熱,而引發異響,軸承損壞。
2)查看油位。潤滑系統油應采用100號真空泵油。齒輪箱側油位應以浸沒2/3個全齒高為宜;電機側油位應 以浸沒2/3油窗高度為宜;用以潤滑油封的油杯處不應斷油,油位不應低于1/3油杯高度,不宜加油過多,避免泵運轉時溢出油杯外。風冷泵的油位要高于水冷泵的油位。
3)凡在下列情況中使用時,必須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a)吸入氣體中有粉塵或顆粒時,必須在吸氣口前安裝除塵器或過濾器。以免粉塵或顆粒狀物質吸入泵腔損壞羅茨泵和前級泵。加裝過濾器后,將會影響羅茨泵的抽速和極限壓力,其影響塵度因過濾的結構形式不同而不同。
b)如果吸入氣體帶有腐蝕性,在氣體進入真空泵前必須采取再中和措施或吸附處理。
C)如果吸入氣體中含有少量水蒸氣,所選用的前級泵又為油封機械泵時,為防止真空泵油被乳化從而影響前級泵及機組的性能,油封機械泵應帶有氣鎮裝置,水蒸氣過多時,必須在羅茨真空泵進氣口前或前級泵進氣口前安裝冷凝器。
2.啟動
1)啟動前級泵。(即真空泵)
2)打開前級泵預抽管道上的閥門和羅茨真空泵進排氣管上的閥門。
3)待系統內的壓力達到羅茨真空泵的允許入口壓力后,將預抽管道上的閥門關閉,再啟動羅茨真空泵。如無上述預抽管道則在前級泵抽到羅茨真空泵允許入口壓力后,即可啟動羅茨真空泵。
4)當泵較長時間停用后再次使用時,應先電動1.2次,使潤滑油進入軸承內,然后再正式啟動,否則將縮短軸承及泵的使用壽命。
3.運轉中的注意點:
1)運轉中必須嚴格按照羅茨泵的技術 參數要求使用,在正常情況下,羅茨真空泵的入口壓力在1330pa以下,其zui高入口壓力應不超過它的允許zui高入口壓力。
2)注意電動機負荷和泵的各部位溫升情況,在正常運轉情況下,泵的zui高溫升不得超過90℃,zui高溫度不得超過100℃。
3)運轉中不應有不規則的異常振動和異常噪聲。
4)如發現運轉中有電機過載,溫升過高,聲音異常,振動大等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原因,排除故障。
4.停泵
1)關閉前級油封機械泵氣鎮閥(如前級油封機械泵氣鎮閥在運轉中開著氣鎮)。
2)關閉羅茨真空泵進氣閥。
3)先停羅茨真空泵,再前級真空泵,嚴禁搞錯停機程序。否則會導致羅茨泵出口壓力升高,負荷增大,從而引起返油、污染真空泵管路和泵腔,甚至燒壞羅茨泵電機。
4)在停前級泵的同時,立即向前級泵進氣口充入大氣。
5)關閉冷卻水進水閥。
6)如需長時間停止使用,或在冬季為防止凍裂,必須將冷卻水套內的剩水放盡,特別在北方地區,以防止泵的冷卻水系統凍裂。
真空泵/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