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一體化成套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公司主要承攬各種環保工程,加工定做生產各類環保設備,如機械格柵設備、氣浮設備、刮吸泥設備、過濾設備、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生活污水處理成套設備、工業廢水處理成套設備、污泥壓濾設備、厭氧罐、中水回用設備等十幾大系列,上百個產品。放心廠家,歡迎訂購!
目前,國內外通用的污水處理技術主要是采用生物法,此方法具有處理*、有機物降解率高、二次污染小、能耗低和運行管理方便等優點。但也存在微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有要求,特別是水溫受自然環境影響的問題較難解決。國內外大量的理論與試驗研究表明,正常水處理條件利用的是中溫菌,在15~35℃之間有較好的活性,當水溫低于8℃或高于35℃時,微生物反應的速度明顯降低。實際運行中,水溫高于35℃的情況較少,低水溫比較常見。當水溫低于8℃時,中溫菌活性降低或死亡,但在北方地區保持水溫不低于8℃則是很困難的事,耗能和保溫都存在問題。所以,如何保證北方地區污水處理廠冬季正常運行是一個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溫度是一個重要的生態因子,是影響微生物生長與存活的zui重要因素之一,對生物個體的生長、繁殖、新陳代謝及生物種群分布和種群數量起著決定作用。此外,溫度對活性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曝氣池充氧效率以及水的粘度都有較大影響。
1、微生物增殖
溫度是影響微生物生長的一個重要因子。溫度太低,可使原生質膜處于凝固狀態,不能正常地進行營養物質的運輸或形成質子梯度,因而生長不能進行。
溫度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具體表現在:
(1)影響酶活性。溫度變化影響酶促反應速率,zui終影響細胞合成。
(2)影響細胞膜的流動性。溫度高,流動性大,有利于物質的運輸;溫度低,流動性降低,不利于物質運輸。因此溫度變化能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與代謝產物的分泌。
(3)影響物質的溶解度。微生物總體上生長溫度范圍較廣,但對每一種微生物來講只能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生長。
每種微生物都有3個基本溫度:zui低生長溫度,低于這種溫度微生物不再生長繁殖;zui適生長溫度,在此溫度時生長速率zui快;zui高生長溫度,在此溫度以上微生物生長停止,出現死亡。微生物有各自的zui適溫度,一般是在20~70℃左右。個別微生物可在200~300℃的高溫下生活。
2、微生物代謝
由于低溫引起微生物酶促反應速度下降,必將導致活性污泥活性降低,使得生物處理反應速率下降。
盡管已證明嗜冷性微生物在低溫下具有較高的污染物降解能力,并且已分離到幾種耐低溫酵母菌,但是由于嗜冷性微生物種類較少,且污水中的生物量也少,易在活性污泥中流失,所以其污染物去除能力沒有很好的發揮出來。
又由于污水處理中的微生物大多數是適溫微生物,適溫微生物的zui低生長溫度為10℃,低于10℃時,起主要降解作用的中溫菌已經失去了降解有機物的能力,而冷適微生物由于世代時間較長,并且受自身生理特性和各種生態因子的抑制作用,在數量上不能達到一定的程度,在量與質上并未形成優勢群體,從而導致了生物處理效果的降低。因此,低溫條件下市政污水廠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種群數量少、活性低、分解有機物能力弱、處理效率低、出水水質差。
3、污泥吸附作用
水溫在5℃以下時,溫度對活性污泥初期吸附作用影響較大,水溫愈低愈明顯。0℃時初期吸附作用不明顯,5℃的吸附曲線初期吸附作用較高,隨著溫度的升高,初期吸附效果變好。這是因為冷適微生物所分泌的細胞外聚合物變少以及酶催化作用的減少降低了生化反應速度,低溫時微生物本身代謝功能也逐漸減弱,吸附在活性污泥表面上的有機物,不能很快被降解,未降解的有機物在活性污泥吸附表面上有所積累,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被多糖類粘液層包覆的吸附表面的性質,污泥的表面活性恢復的較慢,從而降低了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如果延長生物反應時間,溫度對于COD 去除率的影響將逐漸減少。這可以認為總吸附表面積不會因水溫降低而減少,這就保證了低溫吸附去除作用繼續存在。。地埋式一體化成套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反滲透系統運行故障分析及解決方案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
引起反滲透故障的外部因素;
反滲透裝置常見故障;
反滲透系統常見故障分析;
反滲透系統常見故障解決方案。
一、引起反滲透故障的外部因素
1、由進水水質變化引起的反滲透故障
◆ 進水水質變化;
◆ 預處理系統無法得到優化。
2、由預處理引起的反滲透故障
◆ 多介質過濾器濾料亂層或偏流;
◆ 緩沖水箱細菌、微生物繁殖嚴重;
◆ 活性炭過濾器濾料粉化或微生物繁殖嚴重。
3、由保安過濾器引起的反滲透故障
◆ 保安過濾器直徑偏小;
◆ 濾芯質量較差,過濾精度達不到要求;
◆ 濾芯壓不緊,且易變形。
4、由阻垢劑加藥系統引起的反滲透故障
◆ 阻垢劑的性能與水質不匹配;
◆ 阻垢劑計量泵的性能不可靠;
◆ 阻垢劑的過度稀釋及藥箱污染嚴重;
◆ 阻垢劑加藥產生偏流。
5、由其它加藥系統引起的反滲透故障
◆ 不適宜的絮凝劑帶來膜元件污染;
◆ 氧化劑過量投加引起膜元件被氧化;
◆ 還原劑過量投加引起膜元件嚴重污堵。
6、由儀器儀表引起的反滲透故障
◆ 濃水流量顯示偏大(實際較小)引起反滲透回收率過高產生結垢;
◆ 濃水流量顯示偏小(實際較大)引起反滲透回收率過低產生過大壓差;
◆ 流量讀數波動引起系統判斷失誤。
二、反滲透裝置常見故障
1、在初始設計時選擇高壓泵的揚程偏低,在溫度或進水水質發生變化時引起產水量達不到設計要求;
2、膜元件被氧化引起水通量增加及產水水質下降;
3、鹽水密封圈倒置引起實際回收率過高而產生結垢及水質下降現象;
4、鹽水密封圈破損引起實際回收率過高而產生結垢即水質下降現象;
5、O型圈破損引起產水水質下降;
6、新舊膜元件、不同類型的膜元件的混合使用引起系統性能下降;
7、壓力容器濃水止推環與濃水出口重疊或部分重疊引起回收率過高而產生結垢現象;
8、壓力容器長度偏大引起濃水泄漏到產水側使產水水質下降;
9、無段間壓力表無法可靠地分析與判斷反滲透運行情況;
10、較大的壓差使膜元件產生望遠鏡效應而損壞;
11、產水背壓的提高引起產水量的下降;
12、反滲透排列不合理引起局部膜元件水通量增加,污染速度加快;
13、反滲透回收率設計不合理,膜元件數量偏小;
14、顆粒性污染使膜元件產生較為嚴重的機械污堵,一段壓差偏大,產水量及水質變差;
15、系統停運引起污染物沉積及細菌、微生物污染;
16、鑄鐵底座高壓泵串聯在化學清洗系統管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