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用于處理各類生活、醫院污水,用后可以達到一級A、B,二級等標準,主要您提出的要求我們都盡量滿足不讓您失望,認準魯盛環保品牌,值得信賴!
需要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魯盛環保幫您忙!型號設備、工藝設備、水量設備我們專業生產!
魯盛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地埋式安裝,不影響周圍環境,實現了智能遠程監測運行,無需人工值守
由于一期工程只完成設計規模的1組,因此只對單組工藝流程進行調試,設計進水流量為3 .3 萬m3/d。
1 預處理
預處理部分的調試工作主要包括調節進水pH、調整折板絮凝池進水流量、混凝劑聚合氯化鋁(PAC)和助凝劑陰離子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以及考察氣浮池的運行效果。
現場試驗時進水pH 7~9,COD 700~1 000 mg/L,流量800 m3/h,PAC投加量500 mg/L , PAM投加量5 mg/L,COD去除率25%~30%。對原設計做了兩方面的改進:①將原設計流量調整為800 m3/h。因為廢水流速過快,氣浮池出水帶渣很嚴重,導致COD去除率下降;②原設計中PAM直接投加在氣浮池前端的曝氣室內,發現由于PAM反應時間不夠,絮凝體結合不*。故將PAM投加點前移至折板絮凝池的第三段(平行垂直折板段),增長其反應時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 生化處理
生化調試zui關鍵的是反應池的啟動。污泥的培養馴化采用接種培養法,即在厭氧池和MSBR 反應池中加入其它污水處理廠的泥漿(干污泥與廢水攪和),開動MSBR池回流污泥泵進行內循環。每日干污泥的供應量為80 t,糞便污水8 t。根據出水COD和微生物相的變化,間隔幾日往厭氧和好氧池內分別添加尿素500 kg和過磷酸鈣100 kg。減小厭氧池攪拌強度,每格池中只開一個攪拌器,每隔12 h切換一次,改善掛膜效果。MSBR好氧池溶解氧控制在1.5~2.5 mg/L。此后隔天排出部分上清液(600~1 000 m3)并加入新的污水,逐步加大負荷,此階段不排泥。培養期間通過鏡檢密切觀察MSBR池中微生物相的變化;同時進行進、出水水質及反映活性污泥性能指標的測定。
10天之后觀察,SV沉降比為4%左右,出水COD仍較高。通過鏡檢觀察到菌膠團比較松散,原生動物較少。為此增加供應某污水處理廠新鮮二沉池污泥80 t/d,共4天。10天之后繼續觀察,鏡檢中出現了輪蟲等后生動物,但數量不是很多,這表明污泥正在進一步馴化。再進一步提高BOD負荷,開始以600 m3/h連續進水,一天進20 h。這段時期污泥增長速度很快,污泥SV 沉降比呈線性上升,出水COD一直比較穩定。繼續提高負荷至800 m3/h,zui終SV沉降比為15%左右,主曝氣區污泥濃度為2 g/L。從直觀上看,厭氧池組合填料微生物掛膜狀況良好,MSBR池生物污泥色澤呈淺黑色,鏡檢時原生動物與后生動物均較多,而且較活躍。
表1中列出了污水處理廠試運行4個月以來每月平均日污水處理情況,從中可以看出該處理系統有較強的COD、BOD去除能力。進水COD為874.6~991.2 mg/L,BOD為221.3~257.6 mg /L時,出水COD基本穩定在200 mg/L,平均去除率為79%左右,BOD小于30 mg/L,平均去除率為89%左右。而進水pH普遍比較高,這與設計要求有很大的出入,在試運行期間幾乎就沒有開啟過加堿裝置,造成了設備的極大浪費。
(1)處理系統連續運行結果表明,處理以染料工業廢水為主的大中型污水處理工程采用物化和生化組合的工藝路線是可行的,出水水質基本達到了排放標準。其中MSBR生化池具有較高的COD,BOD去除率。
(2)工藝設計中應改進之處有:①提升泵房應改在調節池后便于加藥量的控制;②進水流量過大,氣浮池出水帶渣嚴重,由于污水以分散染料為主,建議將氣浮工藝改為沉淀工藝;③厭氧池可考慮與MSBR池合建,以節省土地資源及投資費用。考慮到該污水廠主要處理對象為染化廢水,可生化性較差,建議HRT應大于16 h;④因進水表面活性劑含量較高,造成MSB R生化池泡沫過多,引起了污泥上浮,嚴重影響生化池的正常運行,建議在MSBR池好氧區及主曝氣區增加消泡裝置,本調試過程中采用直接噴灑消泡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操作上存在極大的不便;⑤出水色度仍比較高,應增加脫色工藝,建議MSBR后續工藝串聯氣浮工藝。
根據《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規定,衛生行政部門對水廠有衛生行政許可和監督雙向職能。水廠有市政水廠和自建水廠,在水廠,源水經過混凝沉淀、過濾以后,去除了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雜質,使水變得澄清。同時粘附在雜質顆粒上的細菌、大腸桿菌、和其它微生物也被去除,但水中仍還有一定數量微生物,包括對人體有害的病原體,為了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生活飲用水必須進行*的消毒。在凈水工藝中,消毒的方法有很多,如氯消毒、臭氧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線消毒等。由于ye氯價格低廉、消毒效果良好和使用方便等優點,在水廠一直予以應用。隨著人們對有機鹵化物致癌作用的研究認識,源水水質日趨下降,部分水廠已經開始應用二氧化氯消毒。傳統脫氮理論認為,反硝化菌為兼性厭氧菌,其呼吸鏈在有氧條件下以氧氣為終末電子受體在缺氧條件下以硝酸根為終末電子受體。所以若進行反硝化反應,必須在缺氧環境下。近年來,好氧反硝化現象不斷被發現和報道,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一些好氧反硝化菌已經被分離出來,有些可以同時進行好氧反硝化和異養硝化(如Robertson等分離、篩選出的Tpantotropha.LMD82.5)。這樣就可以在同一個反應器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簡化了工藝流程,節省了能量。
淮南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超聲吹脫處理氨氮
超聲吹脫法去除氨氮是一種新型、高效的高濃度氨氮廢水處理技術,它是在傳統的吹脫方法的基礎上,引入超聲波輻射廢水處理技術,將超聲波和吹脫技術聯用而衍生出來的一種處理氨氮的方法。將這兩種方法聯用不僅改進了超聲波處理廢水成本較高的問題,也彌補了傳統吹脫技術去除氨氮不佳的缺陷,超生吹脫法在保證處理氨氮的效果的同時還能對廢水中有機物的降解起到一定的提高作用。技術特點(1)高濃度氨氮廢水采用90年代*——超聲波脫氮技術,其總脫氮效率在70~90%,不需要投加化學藥劑,不需要加溫,處理費用低,處理效果穩定。(2)生化處理采用周期性活性污泥法(CASS)工藝,建設費用低,具有*的生物脫氮功能,處理費用低,處理效果穩定,耐負荷沖擊能力強,不產生污泥膨脹現象,脫氮效率大于90%,確保氨氮達標。
Bardenpho工藝
該工藝是在A/O工藝基礎上,增設了一個缺氧段和好氧段,各段反應池均獨立運行,混合液自好氧池回流至缺氧池而第二好氧池無混合液回流(因而須注意,第二缺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并非組成一級A/O工藝)所增設的缺氧段和好氧段起強化脫氨和提高處理出水水質的作用。運行過程中,好氧池的內部回流混合液、原水中的有機基質及回流污泥進入厭氧池,進行反硝化脫氮。由于厭氧池進水中含有較多內碳源可利用因而具有較高的反硝化速率,但與其進水中的食料比有關。好氧一池的容積一般可按F./M為0.25考慮;在厭氧二池中,由于好氧二池出水中有機物濃度較低,同時也沒有外加碳源因而反硝化菌主要通過內源呼吸作用,以細胞內碳源進行反硝化,因此反硝化效率較低,并與系統的污泥齡有關。但這種反硝化作用可有效地提高整個處理系統的反硝化程度,從而利于提高脫氮效率。必要時,可將少部分進水引入厭氧二池以適當補充碳源,提高其反硝化速率。該工藝中好氧二池的主要作用是進一步降低廢水中的有機物濃度,同時改善出水的表觀性狀由于增設了厭氧二池和好氧二池強化處理作用,該工藝的脫氮效率可以高達90%~95%(城市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