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 生活用水水質PH檢測傳感器
水產養殖是以人工控制為前提下繁殖、施肥培育和撒網收獲水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一般包括在人工飼養管理下從苗種養成水產品的全過程。廣義上也可包括水產資源增殖。水產養殖有有以下三大養殖方式。粗養是在中、小型自然形成的水域中投放苗種,*靠大自然中的天然餌料養成水產品,如湖泊水庫養魚和淺海養貝等。精養是在較封閉和體積較小的水體中用投餌、人工施肥等方法養殖水生動植物,如池塘養魚、圈網養魚和圍欄養殖等。高密度精養采用流水、控溫、增氧和投喂優質餌料等方法,在小水體中進行高密度養殖,從而獲得高產,如流水高密度養魚、蝦等。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水產養殖產量增長迅速,在水產業中的比重也正在日益提高。中國淡水養殖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5世紀已有《養魚經》問世。淡水養殖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池塘精養鯉科魚類,以投餌、施肥取得高產,并將各種不同食性的魚類進行混養,以充分發揮水體生產力。另一類型是在湖泊、水庫、河溝、水稻田等大、中型水域中放養苗種,主要依靠天然餌料獲得水產品。1986年全國淡水養殖面積約4600萬畝(約占可養面積的61%),其中池塘占35%,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湖泊占17%,主要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北、內蒙古地區;水庫占37%,分布全國;河溝占9%,主要在江蘇、浙江水網地區。淡水養殖總產量多年來一直居世界*,以22%左右的速度遞增,1986年產量為295萬噸,占全國水產總產量的36%。其中池塘占74%,水庫占8%,其余為湖泊、河溝和水稻田的產量。
水產養殖常用傳感器有溫度傳感器、水質ph傳感器和溶解氧傳感器。它們都是水產養殖水體檢測*的儀器。
一、溫度傳感器:
溫度傳感器有多種結構,包括熱電偶、電阻溫度傳感器和熱敏電阻。熱電偶技術成熟,應用領域廣,貨源充足。選擇熱電偶必須滿足溫度范圍要求,且其材料與環境相容。
電阻溫度傳感器(RTDs)的原理為金屬的電阻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大多電阻溫度傳感器(RTDs)由鉑、鎳或鎳合金制成,其線性度比熱電偶好,熱切更加穩定,但容易破碎。
熱敏電阻是電阻與溫度具有負相關關系的半導體。熱敏電阻比RTDs和熱電偶更靈敏,也更容易破碎,不能承受大的溫差,但這一點在水產養殖中不成問題。
云傳物聯技術有限公司進口的溫度傳感器- AMT-WD300,為鎳薄膜RTD溫度傳感器,用于接觸式溫度感應。傳感器在硅基上進行PVD(物理氣相沉積),鎳薄膜上覆蓋的鈍化層用來保護傳感器并提高穩定性。
青島 生活用水水質PH檢測傳感器
二、水質ph傳感器:
ph傳感器是高智能化在線連續監測儀,由傳感器和二次表兩部分組成。可配三復合或兩復合電極,以滿足各種使用場所。配上純水和超純水電極,可適用于電導率小于3μs/cm的水質(如化學補給水、飽和蒸氣、凝結水等)的pH值測量。
云傳物聯技術有限公司進口的水質PH傳感器(3合1PH電極)AMT-PH300系列,包含PH測量電極,參比電極,和溫度補償探頭(ATC)。它的功能和3個分離的電極是一樣的。是一種創新的電極樣式,并使用簡單,滿足各種儀器使用。
三、溶解氧傳感器:
氧氣的消耗量與存在的氧含量成正比,而氧是通過可透膜擴散進來的。傳感器與專門設計的監測溶氧的測量電路或電腦數據采集系統相連。
溶解氧傳感器能夠空氣校準,一般校準所需時間較長,在使用后要注意保養。如果在養殖水中工作時間過長,就必須定期地清洗膜,對其進行額外保養。
在很多水產養殖中,每天測幾次溶氧就可以了解溶氧情況。對池塘和許多水槽養殖系統。溶氧水平不會變化很快,池塘一般每天檢測2~3次。
對于較高密度養殖系統,增氧泵故障發生可能不到1h就會造成魚蝦等大面積死亡。這些密度高的養殖系統要求有足夠多的裝備或每小時多次自動測量溶氧。
云傳物聯技術有限公司進口的溶解氧傳感器–AMT-PR300,是一款*的原電池式傳感器,是專門為水質控制而開發的。這款溶解氧傳感器顯著的特點就是,使用壽命長,不受CO2影響。
使用特殊酸性電解液,陰極采用惰性金屬金,陽極采用金屬鉛,氧氣以擴散的方式通過氟樹脂膜參與氧化還原反應,構成一種氧鉛蓄電池,然后由內部電阻將氧化還原反應產生的電流轉化成電壓輸出。產生的電流與溶解氧的濃度成正比,嚴格地來說是與氧分壓成正比(溶解氧含量越高,透過氟樹脂膜參與反應的氧分子越多),AMT-PR300是環境監測、水質檢測的理想傳感器之一。